被套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被套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海都艺术大讲坛首场梨园天后开讲代代相传梨园魂[新闻]

发布时间:2020-11-20 15:00:30 阅读: 来源:被套厂家

闽南网8月17日讯 我是个幸运的演员,生长在好的时代。我的先辈和老师们没机会得到如此多的荣誉,因为他们的时代没有设这么多奖,但他们对艺术的执著和付出是我的很多倍。梨园戏的团队帮助我得到了荣誉,所以荣誉不是某个人的,我只是一个代表。”

——曾静萍(两度获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梅花奖等)

曾静萍

核心提示 好事多磨,经过半个月酝酿,海都艺术大讲坛,首场嘉宾:梨园“天后”曾静萍艺术分享,上周六下午终于和百位读者见面了!在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门口,原定下午3点半入场,很多读者2点多就在门口等着了。计划一个半小时的分享,延长到了两个小时,不少读者还是意犹未尽。原本安排的50个参与名额,一抢而空。最后参与人数破百,剧团小剧场内加了好几排折叠椅,人头攒动。

长达两小时的分享,曾静萍有意“脱题”,她不愿意太多地介绍自己,而是用心地介绍她自幼相伴的这个古老剧种,以及幕后团队。谈及“梨园魂”,“艺术传承”令人动容。

泉州可以称之为“戏窝子”,不乏优秀剧种,也有许多“走出去”的机会。有这样一群老外,看到了梨园戏的古老以及美好,无私地帮助它走出去。有了他们的帮助,墙内开花的梨园戏,在墙外也愈加芬芳起来。

[现场]

演绎“十八步科母”

乐师团队集体亮相难得一见

上周六下午的梨园剧院,被海都读者们的热情占满了。三楼小剧场,早已座无虚席。

戏迷们期待曾团长分享自己的艺术人生。可谦虚的她,并没有多讲,而是慷慨地搬出了梨园所有家底,让幕后乐师团队集体亮相,实属难得一见。

第一个出场的是压脚鼓鼓师尤毓彬。“咚,咚,咚咚咚”压脚鼓鼓师手脚配合,击打出或细密或缓慢的鼓点,揪着观众的心,吸引人迅速进入剧情。年轻演员林秋韩接着拆解了梨园戏保留的古老又严苛的动作程式——“十八步科母”。与鼓师滴水不漏地配合,淋漓尽致。

读者们屏住呼吸,谁也不忍破坏这份精彩。

曾静萍分享,戏剧演员进入科班学习,需要和鼓师同步。动作的运用和情绪的变化,必须和鼓师商量。二者的配合度决定了舞台呈现的默契度。

梨园魂代代相承

六代演员同台,全国剧团都少有

梨园人的梨园魂令读者动容。

曾静萍分享,梨园戏现在共存八代演员,最年长的已有80多岁了,最年轻的一代演员才20岁出头。全国剧团很少呈现这样五六代演员同台的局面。许多老演员退而不休,还时常登台亮相,曾静萍称之为“梨园魂”。梨园剧团里除了编制的110多人,其余都是单纯热爱戏的人。

当天登场的青年编剧张婧婧,就是典型个例。她是南京人,6年前第一次来泉州,迷上了梨园戏,一呆就是5年。看戏、学戏、磨戏,成了她的日常,如今她成了梨园戏的青年编剧。她写的戏,今年5月份已正式演出。

但是,曾静萍也有自己的忧虑,许多现实问题冲击着古老剧种。一是招生相对困难,二是有方言局限。历史上全国有300多个剧种,被保留至今有200多个,梨园戏是其中一个。“我们如果不努力,也许就会被社会淘汰。”曾静萍说。

[互动]

海都小记者坐不住 现学拍胸舞

除了分享,海都艺术大讲坛也设置了互动环节。传承人郭智峰现场解说当晚的《李亚仙》剧目。讲述戏中《踢球》和《莲花落》最为经典的两折,戏里还能看到拍胸舞的元素。

剧团讲师与海都小戏迷互动

听到这里,一位海都小记者忍不住,悄悄地向坐在一旁的曾静萍请求,想跟大哥哥学拍胸舞。

郭智峰脱去眼镜,现场教学。可别说,小家伙还真有两下子,只看了两遍,学起来,动作竟也有不少神韵,观众们纷纷拿起手机拍照留念。

一家长看完

想为孩子报班

泉州市政协委员黄金钟慕名来听讲坛。他建议要想将梨园戏传承下去,就要与数字化相结合。例如刻印光盘,供外来游客作纪念,也可通过互联网,把梨园戏传播到世界各地。也有观众建议,梨园戏更应该面向小朋友,老一辈的艺术家终究会老去,应鼓励小朋友学戏,注入新鲜血液。

有位家长现场还急迫地发问,想让孩子报名戏曲兴趣班。曾静萍表示,目前剧团在泉州附小、泉州实验小学、通政小学有开设兴趣班,由梨园戏演员来教。最近刚得到消息,国家已下台有关地方剧种政策,要求当地每个学校每个学生,一年必须看一出地方戏。“这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敬畏。”曾静萍说。

现场老少戏迷争相提问

追求细节完美

令戏迷难忘

这样的现场演示,怎能少了曾静萍?在压脚鼓鼓师尤毓彬展示时,手拿话筒的曾静萍也跟着演示起来,只见碎步间,她的身姿尤为柔软,就在观众看得如痴如醉时,她突然停下来。原来,追求完美的她,手拿话筒影响了她全面展示舞姿。她边说边笑道:“拿无线话筒来”。

现场很多观众对其行业精神十分好奇。曾静萍说,对梨园戏的热爱、痴迷,一定要源于兴趣,她父母觉得学戏很苦,曾不让她学,但起初音乐、肢体表演,让她产生了一种喜欢舞台、喜欢艺术、喜欢音乐的感觉。后来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就渐渐爱上了。她不觉得苦,并开始日积月累地完善自己,获得机会,这些机会带给她成就感。

[花絮故事]

老戏迷组团来听讲

来自南安官桥的王大爷,是和村里的另外7位老人一起来的。他可是个老戏迷,为了看梨园戏,他经常包车到泉州看。虽然看过很多场戏,可这还是他平生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梨园戏演员。直到前晚10点许,看完《李亚仙》,8位老人才赶回官桥去。

王先生10岁那年正月十五,第一次看梨园戏,立马就被表演震撼了。他说,当时表演的是《苏秦》剧目,刻画出的人物、排场以及情感,是自己从未感受过的。从那以后,他就开始痴迷梨园戏。“如今快节奏的生活,选择花两个小时看场梨园戏,远比其他收获更多,希望有更多泉州人能感受到本土艺术的魅力”。

现场瞬间变签名会

为了答谢读者们的热情,海都艺术大讲坛,特别制作了精美明信片赠送。讲坛结束后,现场俨然成了签名会。

读者们手拿明信片,争相找曾静萍签名,直呼活动圆满了

黄先生是三明人,妻子是新疆人,两人却在第一次看到梨园戏后,深深地爱上了它。

黄先生认为,梨园戏就像诗词里的婉约派,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在细腻中传递情感,听不懂没关系,去体会、去感动才是最重要的。如今他的孩子才三岁,已会伴着梨园戏曲,手舞足蹈,咿呀乱叫,“我想他一定和我们一样爱上了梨园戏”。本报为活动特制的4块大展板,也被黄先生要走了2块,他想留作纪念,也为向别人宣传、推介泉州艺术。

□墙内开花墙外芬芳

加拿大小伙编译梨园戏

你若在剧团里遇到老外可能就是他

泉州梨园戏海外推广之路中,有一个外国人的身影,他叫石峻山,来自加拿大的80后学者。目前,他已完成梨园戏《节妇吟》、《董生与李氏》、《大闷》、《皂隶与女贼》、《蔡伯喈》、《陈三五娘》台词的英文翻译。

昨天,他兴奋地分享一个喜讯:从今年秋天开始,巴黎一些大学的亚洲戏剧课程,将会用他编译的英文资料,介绍来自泉州的梨园戏。他说:“以后法国大学生有机会对梨园戏懂一点了,我感到自豪。”

一切源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梨园戏惊艳的扮相和正统的科步,让石峻山一见倾心,“真正古老的东西摆在面前,很能打动人”。

石峻山

2012年,作为美国亚洲学会的会员,石峻山向美国亚洲学会递交梨园戏研究报告,希望能帮助泉州梨园戏在海外传播开来。第二年这个项目被批准,因此他得到了来泉州的研究经费支持,吃住在梨园剧团。你若在剧团里遇到老外,很可能就是他。

两年过去了,项目进展喜人。最近石峻山告诉海都记者,现在已经在剑桥出版社的《国际戏剧研究》上发表相关论文,也在加拿大《米纸》文学期刊上发表了《董生与李氏》第三场的英文译本。

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2014到2018年连续五年与法国MC93剧场合作,在欧洲推广巡演。石峻山在其中既担任口译、笔译,也承担字幕工作。有时候他又像个导游,也帮助梨园戏在海外宣传。

法国导演助推梨园戏欧洲推广

“我希望梨园戏能像今天烤肉的烟,飘去任何地方”

“巴黎时间今年7月5日下午5点30分,法国巴黎太阳剧社的舞台上。清韵悠远的古筝声中,‘颜氏’静静地整理好她的鬓发和衣襟,向虚无的远方微笑了一下,然后垂下双手,转身走向舞台深处。舞台上的那两扇雕花窗棂缓缓合上。此时掌声响起……”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的青年编剧张婧婧这样记述最近一次在法国巴黎东部太阳剧社的演出。

张婧婧说,这次在巴黎表演8场戏,场场满座。台下几百人,有来自法国、加拿大、比利时、德国、墨西哥、伊朗、瑞典等国的观众。在罕见的40℃高温中,每人手持一把凉扇,观众席中没有杂音,也没有一人中途退场。谢幕持续了六分钟,观众依依不舍,眼中含着泪花,有的甚至散场之后还不愿离去。巴黎太阳剧社副团长Charles Henri Bradier先生激动地说:“你们一定要回来!”这是泉州梨园戏第一个被太阳剧社邀请在此演出的中国内地演出团体。

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2014到2018年连续五年与法国MC93剧场合作,在欧洲推广巡演。近期的巴黎之行,就是五年计划的演出之一。MC93剧场的帕特里克·索梅尔导演就是穿针引线人。

梨园戏在巴黎的最后一场演出结束后,当晚酒会上,索梅尔打了个幽默的比方:“我退休了,但是我希望梨园戏能像今天烤肉的烟,可以飘去任何地方。”

在这次欧洲巡演之后,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又有新的收获。巴黎太阳剧社期待与梨园戏实验剧团有新的合作和交流的机会。来自伊朗的艺术总监来看梨园戏,当下表达有意向邀请来自泉州的梨园戏到伊朗演出,去参加他们国家级的艺术节。

□法国评论界的声音(节选)

《世界报》(法国报纸)

不用担心接受不了中国戏曲,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的演员演技精湛,他们在舞台上所有肢体语言都非常出色……曾静萍的手像是轻盈的飞鸟,她把心内那个思念情郎的女子放飞了。如果想理解这个剧种的表达力,你必须去看去听,《大闷》(《陈三五娘》中著名的一出,记者注)所表达的哀怨不输普契尼和贝里尼的作品。观看梨园戏演出是一种不可遏制的快感,这个剧种的音乐、唱腔、剧本和演员的肢体表现结合得天衣无缝。

Telerama

(法国文化杂志)

演员曾静萍就是梨园戏的最高女祭司,是梨园戏最奥妙的解读者,同时也是这个剧种唯一一个剧团的“铁手”团长。一定要到“弹药库”剧场去欣赏她重回巴黎的演出。

50多岁的她,身上充满着能够体现所有可能范围之内的情感种类,并且她的情感是一种超级的敏感和疯狂的克制,其中最主要是年轻女子欲望被燃烧又被熄灭的情感。

她的每一个手势和眼神,她的每一个点头,都遵守着祖先留下的规律,这些古老的表演技法慢慢地让舞台震动和颤抖。她的每一个动作像毫米那么精确,这些细微的动作使观众产生了新的反应和感受。

Veronique Hotte

(法国剧评人)

“西方的观众不得不被这些身段规律征服,因为这些动作表示灵魂的最深层面……《节妇吟》中有类似于莎士比亚戏剧的地方,就是悲剧、喜剧的交融和变化。虽然《节妇吟》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离我们近一点,但是编剧风格上却巧妙地相同。这个戏让观众产生了一种在时间和空间内深奥的审美漫游。”

预告

海都艺术大讲坛第二期——泉州艺术之提线木偶(海都记者 吴月芳 夏鹏程 见习记者 柳小玲 实习生 柯恬恬 阮清音 石峻山/供图)

点击进入闽南网论坛>>

正常人头发毛囊有几根头发

推荐云南美胸整形治疗?

脱发,后脑勺处脱发,好像从初中就开始了

自体软骨隆鼻得多少钱